发布日期:2025-02-14 00:38 点击次数:83
张仪:为了国家,我愿意做个小人
一
苏秦死,张仪出。
历史上又一位传奇的纵横家开始了他的联横表演。
张仪出任秦国宰相后,他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写信警告楚国的相国,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:
“当初我入楚国,咱们在一块喝酒,你的玉壁丢了,可我压根就没有偷你的玉壁,但是你的门客却诬告冤枉我,你也不分青红皂白、不查明事实真相,就让人把我捆到柱子上,拿鞭子严刑拷打,打的我死去活来呀。
如今,你可要小心了,好好保护好你的国家,我反而要开始偷你的国家了!”
得罪别人可以,得罪了我张仪,绝对有你好看!
展开剩余91%楚国国相做梦也想不到,就因为得罪了一个人而会造成亡国。
蝴蝶效应有时就是这么邪乎。
秦惠王想攻打齐国,但齐国和楚国结有合纵盟约。
便派张仪前往楚国,意在拆除两家联盟。
张仪对楚王说:“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,与齐国废除盟约,断绝邦交。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于的六百里土地,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。秦、楚两国互通婚嫁,永结兄弟之邦。”
楚王十分高兴,同意了张仪的建议。群臣都前来祝贺,只有陈轸表示反对。
楚王恼怒地问:“我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六百里土地,有什么不好?”
陈轸回答:“您的想法是错误的。以我之见,商于的土地不仅不会到手,反而会促使齐秦联盟,那时,楚国既将祸事临头了。”
楚王问:“你有啥根据?”
陈轸回答:“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,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。如与齐国毁约断交,楚国便孤立了。秦国怎么会为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六百里土地呢?张仪回到秦国以后,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。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,西与秦国生出怨仇,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咱们。
为您考虑,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,派人随张仪回去。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,再与齐国绝交也不迟。”
楚王斥责道:“先生闭嘴吧,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!”
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,又重重赏赐他。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,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接收土地。
张仪回国后,假装从车上跌下,三个月不上朝。
楚王听说后,自言自语道:“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得还不够彻底?”
于是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,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。齐王大怒,派人自降身份前往讨好秦国,于是两国修好。
这时张仪才上朝,见到楚国的将军,故作惊讶地问:“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?那里有我的六里封地,快去吧。”
说好的六百里土地,怎么变成六里了,这不调戏人嘛。
将军愤怒,回国后报告给楚王,楚王怒火中烧:这张仪真是个王八蛋啊!
打算发兵攻打秦国。
陈轸说:“我可以说话了吗?此时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,与秦国合力攻齐国。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,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。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,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,只会促使齐、秦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,国家一定会有危险!”
楚王仍不听他的劝告,派军队征讨秦国。秦、楚两国在丹阳大战,楚军大败,八万士兵被杀,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。
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,在蓝田决战,楚军再次大败。
韩、魏等国也趁火打劫,向南袭击楚国。
楚王听说了,只好率军回救,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。
二
秦国要挟楚国,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,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。
楚王说:“我不交换土地,只要秦国能把张仪交出来,我情愿献出黔中地区。”
可见楚王对张仪有多恨。
秦王想要遣送张仪,又不忍心说出来。
张仪看在眼里,却仍请求前往。
惠王说:“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土地的承诺,恨不得吃你肉,喝你血,明显的是想杀了你呀。”
张仪说:“国君不必为我担心。即使我死了,但能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,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,为国而死,我也死而无憾了!”
于是,他出使楚国。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,要杀掉他。
杀张仪哪有那么容易,张仪早已做好了安排。
被张仪买通的楚国大臣靳尚,找到楚王的宠妃郑袖,对她说:“您知道您将失宠吗?”
郑袖说:“凭什么呀?”
靳尚说:“秦王特别信任张仪,打算用土地贿赂楚国,把国内绝色美女送给楚王;用宫中最擅长歌舞的女人作陪嫁;楚王看重土地,就会与秦国和好。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。这样,夫人也将被遗弃了。不如替张仪讲情,将他放出来。”
郑袖果真害怕了。
于是,日夜不停地向怀王讲述利害关系,说:“第一、人家张仪做为臣子,为秦国效力,是无可厚非、天经地义的,不能怪人家;
第二、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,人家秦王就派张仪来了,可见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,道义上占了上风;
第三、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,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。秦国乃虎狼之师,楚国几无胜算。
所在,我请求大王让我们母子躲到江南去吧,以免遭受到欺凌屠杀。”
满满的都是套路啊。
楚王经不起这枕头风一个劲的吹,终于改变了主意,赦免了张仪,仍像过去一样优厚地对待他。
三
楚王虽然放了张仪,却不愿把已承诺的黔中之地白白送给秦国。
张仪认为分化齐、赵、楚、韩、魏等国的时机已到:
只要稳住楚国这一大国,让其不能与其他国家联盟,那么攻打他国就会容易很多,最后再收拾楚国,秦国大业可成。
于是,再次出使楚国,游说楚怀王。
游说的内容主要就是:
一、今天下英雄唯有秦王与楚王您,其他国家就是陪咱们两家玩玩。
二、如果咱们两国打仗,其他国家就会趁机攻击您,您的国家就危险了,上述是有案例的。
三、合纵小国联合对付秦国,实在是以卵击石。您不依附强大的秦国,而与他国家结盟,是不明智的。
四、秦、楚两家结盟。秦从北面向东打魏国,您从南面打宋国,天下则唾手可得,共掌天下,何乐而不为呢。
最后,张仪讲:“大王果真能听取我的建议,我请求秦楚两国互换太子,作为人质;并且秦王愿意把女儿献给大王做姬妾,还要进献有一万户居民的都邑,永结兄弟邻邦,终生友好。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。”
楚王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。
这时,大臣屈原上前说:“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,张仪来到楚国,我认为大王会处死他,结果却释放了他,不忍杀他倒也罢了,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,如此,国家危矣。”
怀王说:“答应张仪的建议又可以保住黔中土地,这是‘共赢’的事情。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,这怎么能行呢。”
最终,还是同意了张仪的建议,和秦国实现了联横计划。
屈原彻底绝望。很是伤心,心灰意冷下跳汩罗江而亡。
屈原之死,使得张仪在民间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。
四
张仪离开楚国后,便前往韩、齐、赵、燕等国,进行联横游说。
经过激烈谈判,分别与各国达成了联横协议。
正当联横之计如火如荼地进行时,一件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了:秦惠王死了。
对张仪早有成见的武王即位了。
此时,关于张仪的流言满朝飞,说:“张仪不讲信用,反复无常,出卖国家利益,以谋取国君的恩宠。秦国再要任用他,恐怕被天下人耻笑。”
诸侯们听说张仪和武王感情上有裂痕,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,又恢复了合纵联盟。
大臣们日夜不停地诋毁张仪,而齐国又派人来责备张仪。
形势已是风声鹤戾,对张仪极其不利,时刻都有掉脑袋的危险。
张仪害怕被杀,就想了个脱身之计。
于是对武王说:“我有个计策,希望献给大王。”
武王说:“好啊。”
张仪说:“为秦国着想,必须使东方各国分崩离析,大王才有胜算。如今,听说齐王特别憎恨我,只要我在哪个国家,他一定会出动军队讨伐。
所以,我想去魏国。那么,齐国恼恨必然要出动军队攻打魏国。如两国发动战争,大王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攻打韩国,打进三川。军队开出函谷关后,不要攻打别的国家,直接挺进周都,周天子一定会献出祭器。大王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,帝王大业可成。”
秦王认为他说的对,就准备了三十辆兵车,送张仪到魏国,齐王果然出动军队攻打魏国,梁哀王很害怕。
张仪说:“大王不要担心,我会让齐国罢兵的。”
于是就派遣他的门客冯喜到楚国,再借用楚国的使臣到齐国。
使臣见了齐王后,说:“知道大王特别憎恨张仪,可是大王的做法,却使张仪的地位更加稳固了。”
齐王说:“此话怎讲呢?”
使者回答说:“您想啊,大王。如今,张仪去了魏国,大王果然攻打它,这就使得大王不仅国内疲惫,而且向外攻打与自己联盟的国家,招致四面的敌人。
这样秦国有机可乘,让秦王会更加信任张仪。这不是您让张仪的地位更加稳固了吗?”
齐王恍然大悟,说:“撤兵。”
于是,解除了对魏国的围攻。
五
张仪经此一劫,心中暗生悲凉。
想起自己的一生,为秦国殚精竭虑,为实现联横亲秦,奔走呼号,九死一生。
纵是背负了“小人、阴险狡诈”之恶名,却不敢有丝毫有负秦国的地方。
终使得秦国“东拔三川之地,西并巴、蜀,北收上郡,南取汉中”,大业初成。却未换来秦武王信任,真是让人悲从中来。
一年后,张仪死于魏国;比起师兄苏秦之死,也算是善终了。
孟子的弟子景春称赞说:“公孙衍、张仪,岂不诚大丈夫哉;一怒而诸侯惧,安居而天下息!”
西汉刘向评论说:
苏秦为纵
张仪为横
横则秦帝
纵则楚王
所在国重
所去国轻
这也是对纵横家们价值的一个客观评判。
纵观当今的世界时事,何尝不是合纵联横的再延续呢。
2018.5.27
【作者简介】何事秋风悲画扇:本名陈永胜
本文为 原创股票如何放杠杆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降杠杆是什么意思 DeepSeek:从未发行任何虚拟货币,请大家注意甄别
下一篇:没有了
Powered by 买股票杠杆平台_股票杠杆正规平台_实盘股票杠杆平台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